从中央公园到布鲁克林桥公园再到布朗克斯公园,纽约从来不缺少绿地。这些建设庞大、设计考究的城市公园也是大苹果爱慕者们的必去旅游景点。他们由纽约市政府出资建设,小则几万平米,大则以“平方千米”计算。不过,真正的纽约客并不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相争。隐蔽在纽约各个街道的社区公园,才是埋种他们对这座城市最认真的情感的地方。
“社区公园”的概念来自于欧洲,指的是由社区人们共有、共同根植与管理的土地。土地的拥有权可以属于政府,也可以属于私人。但重点在于,它的管理架构相对松散,人们出于自愿对它进行养护。
纽约全市一共有大大小小 600 多座社区公园。它们大多是 2-4 个私人车库的大小。如果把纽约市所有的社区公园加起来,面积大约 13 万平方米,相当于知名的华盛顿广场公园和炮台公园面积的总和。
纽约最早的社区公园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萧条时期。由于受到经济重创,许多工厂倒闭、被焚烧,变成了废弃之地。纽约当地关心城市建设的非盈利组织“绿色游击队”(Green Guerillas)在这些被荒废的土地上播撒种子、施放肥料,希望可以让城市重新充满生气。
1974 年,纽约市政府宣布以一美元的月租价格把曼哈顿下城区的一处土地出租,供人们建设社区农地和小花园。根据地理位置,人们把这块土地命名为“包厘-休斯顿街社区农地与公园”(Bowery Houston Community Farm and Garden)。后来,为了纪念“绿色游击队”组织的创立人莉丝•克里斯蒂(Liz Christy),人们在 1986 年把公园更名为“莉丝•克里斯蒂包厘-休斯顿公园” (Liz Christy Bowery-Houston Garden)。
目前,纽约 600 多座社区公园一共吸引了 2 万多名城市志愿者。他们中,大多是土生土长的纽约客,也有世界各地远道而来的“纽约梦”的寻求者。用他们的话来说,这座城市的美需要每个人的精心呵护。而他们,更愿意付出时间和汗水,浇筑这个充满梦想的城市,哪怕这意味着每个季度自掏腰包,花 150 多美金购买油漆、种子或种植工具。
《好奇心日报》走遍社区公园最为聚集的曼哈顿下城区,和志愿者还有社区公园的爱好者们聊一聊,他们对于这些公园的感情。
志愿者:Yuki Fujimura
在日本出生,后来移居美国的 Yuki 在纽约社区公园做志愿者已经有五年了。20 多年前,她来到美国,在曼哈顿下城区落下脚跟。起先,她只是因为热爱自然和园林,加上当时的工作并非全职,有较多的闲时可以打发,所以才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后来,她渐渐发现,纽约这座城市给予这些外来移民太多的机会,而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回馈这个城市。
志愿者 Yuki 在周六的下午为公园清扫。
“我并不富有,没有办法通过捐钱去回馈这个城市,所以只好通过实际行动。”她一边清理着公园外围的落叶,一边告诉《好奇心日报》。
现在,Yuki 几乎每周末都会去位于曼哈顿下城去的莉丝•克里斯蒂包厘-休斯顿公园当志愿者。她最喜欢的季节是夏天,因为那个时候,公园里布满了桃子树、梨树,志愿者们还带着家属一起在这里 BBQ。她唯一的希望是,前来探访的人们能好好爱惜这一片土地,不要随意践踏或者采摘植物。
几乎每一个社区公园都有这样的捐款箱,这也是购买种子或花园工具的经济来源之一。
莉丝•克里斯蒂包厘-休斯顿公园里的温度计。
莉丝•克里斯蒂包厘-休斯顿公园里供人们游乐行走的木桩。
Liz Christy Bowery-Houston Garden,位于纽约市曼哈顿 Bowery Street与Houston Street 交界。
志愿者:John Shuttleworth
算起来,土生土长的纽约人 John 在艾伯特公园(Albert's Garden)做志愿者已经有十五年了。这所公园由一位名叫 Albert Wisnewski 的人和他的两位朋友共同修建。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John 就在这里帮忙修剪、粉刷,中间停顿了好些年以后,他又在八十年代回归,重新加入志愿者大军。他所在的这个社区公园目前有十二名志愿者, 大家轮回“值班”。用 John 的话来说,公园是他们的“baby”,而志愿者们则是“babysitter”。
77 岁的在艾伯特公园。
采访的当日,John 正在为公园的栅栏粉刷新油漆。今年已经 77 岁的他,戴着护膝,跪在地上认真地工作。听到《好奇心日报》要报道纽约的社区公园,他兴奋又有些吃力地站起来,手上还沾着红色的油漆。
“有的人做志愿者去老人院帮忙,有的人给小孩教书,而我喜欢的就是待在这个花园。”John 说。
John 的家就在附近。他希望路过这个小天地的邻居或者游客,都能停下来瞧一瞧,感受这个城市的安静和人情味。他最高兴的时刻莫过于夏季的清晨。那时候,他会在 7 点就早早地打开大门,送小孩子上学的人们都会止不住进来看看。小孩们则一下会被公园的池塘吸引。
“如果我们的公园能让路过的人们都有好的心情,一切都值!”他说。
“是的,没错!”他的搭档 Nicholas Nicolasi 补充道。
额外的收获:公园的一面墙上有一只巨大的鸟的涂鸦,由佚名的艺术家于 1998 年绘制;成立于 1970 年代的纽约朋克乐团雷蒙斯合唱团(Ramones)曾在这个公园为他们的专辑封面取景。
公园一面墙上约两米高的涂鸦鸟,有艺术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创作。
Albert’s Garden,位于纽约市曼哈顿 Bowery Street 与 2nd Avenue 之间的 E 2nd Street 上。
“园丁”:MM Serra
酷酷的 MM Serra 每天都会来到位于第六街和 B 大道交界处的社区公园。比起“志愿者”,她更偏好“园丁”这个称呼。和这个社区公园其他几十个“园丁”一样,MM 在这里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小领地,地方不大,大约两平米,种满了薰衣草、杜鹃还有各种蔬菜。
交谈中得知,她是一位先锋电影导演,还在纽约知名的 New School 的兼职教授,拥有自己的先锋电影协会。这位画着烟熏妆,穿着两只颜色不一样的袜子的艺术家热情又好客。说着说着,她会兴奋地手舞足蹈,还掰下几片薄荷叶要我品尝。
MM 在她耕种的花堆里。
MM 说,来到这里,是因为她热爱大自然和植物。对她来说,能在城市中拥有这样一片小土地,既装点了社区,也是一种美好的精神寄托。
Carmine 是公园的联合管理者。他带着红色的鸭舌帽,嘴里叼着一片绿叶,说到他在这里帮忙的经历,他激动地谈起城市工业化和高科技,说城市需要这些,但更不能缺少自然。他说起德国的哲学家,又谈到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是的,纽约就是如此充满惊喜。
“大胡子”Carmine 正在移植盆栽。除了园艺,他还对西方美学头头是道。
这所公园布满了人们带来的小型雕塑。
6th & B Garden,位于纽约市曼哈顿 6th street 和 Avenue B 交界。
艺术家:Anthony Heinz May
除了种植,纽约的一些社区公园还是艺术家们的天堂。《好奇心日报》歪打正着遇到了纽约的装置艺术家 Anthony,他的装置艺术正在第一街公园(First Street Garden)展出。来自俄勒冈州的他表示,纽约人很实际,贪婪几乎是这座城市人的天性,而他便想通过纯天然的原材,呼吁人们关切自然、树木和生活的本源。
Anthony 的艺术装置,取名“Txiti Hitkuk”。Txiti Hitkuk 是土著语,意味“很少的树”。艺术家意在表达纽约现在的绿地与树木数量不及从前,自然的重要性应当受到人们的重视。
画面中的装置由原木切割而成,约重 250 磅。他希望随着纽约冬季的到临,这颗被移植的可循环利用的树会与当地的自然融为一体:倒下、死亡、腐蚀,并最终融进泥土成为养料。
公园长达二十多米的墙面布满了纽约街头艺术家的涂鸦创作。
First Street Garden,纽约曼哈顿市 Bowery Street 与 1st Street 交界。
“Green Thumb NYC”是一家隶属于纽约市公园与娱乐市政部门的一个组织。在他们的网站上,全市 600 多做社区公园被绘制成了可以互动的地图。如果你有兴趣,不妨移步一瞧。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